一周要闻 量子计算公司IonQ通过股票发行筹集3726亿美元
▪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召开《量子计算系统性能测试方法》等3项国家标准计划启动会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印娟等,众多代表委员就量子科技未来发展发表看法。包括:强化量子领域科技创新,积极推进量子新型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加强相关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培养量子领域人才等。(来源:中科大官微、合肥先锋网等)
3月1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福建省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在全面提升数字化赋能基础能力部分提到:完善“揭榜挂帅”制度,支持围绕下一代通信技术等重点领域开展前沿技术攻关,加强量子计算、元宇宙、6G网络等新兴领域前瞻性技术储备。(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
3月10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印发《武汉市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方案》。在持续改进提升要素齐全的科创环境部分提出,促进科创能力提升。围绕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建设10家概念验证中心,加速推进早期科研成果商业化。(来源:武汉市人民政府网站)
3月11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宣布HQC算法被选为第五种后量子加密算法,作为通用加密算法ML-KEM的备用方案。旨在为数据加密提供第二层防护,以防ML-KEM在未来被量子计算破解。NIST计划在未来大约一年内发布包含HQC算法的标准草案,并预计在2027年完成最终标准。(来源: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网站)
3月12日消息,韩国政府将设立专门基金,计划在四年内每年为量子初创公司提供 200亿韩元(总计约合55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此前,韩国政府已承诺在2025年投入1980亿韩元(约合1.36亿美元)用于量子相关投资,同比增长51.4%。此外,韩国政府还将在未来几年内培训2500名量子研究人员,以扩大量子技术的人才储备,并强调与多个行业的合作对于加速量子技术的应用是必要的。(来源:朝鲜日报)
③新加坡推出2450万新元HQCC 1.0计划,加速超级计算与量子计算等协同发展
3月11日消息,新加坡启动了一项名为HQCC 1.0的全国性计划,旨在加速超级计算、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研究之间的协同发展。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已为HQCC 1.0计划拨款2450万新元(约合1823万美元),以支持混合计算中间件、算法和软件工具的研究,从而实现高性能计算(HPC)与量子技术的更紧密集成。该计划将依托新加坡国家量子计算中心的专业知识及其HPC基础设施。(来源:The Edge Singapore媒体网站)
3月11日消息,英国创新署宣布了量子任务试点竞赛的获胜者。此次竞赛共有10个获奖项目,包括开发新型量子计算系统、量子光子集成电路的封装、开发高性能纠缠光子源等。英国创新署将为这些获奖项目投资超1200万英镑(约合1550万美元),以支持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项目的商业化和推广。(来源:英国创新署网站)
3月11日消息,印度安得拉邦首席部长表示,该邦政府将设立一个特别工作组,并计划创建一个世界级的量子计算中心——“量子谷”,以推动量子技术发展。该计划将与印度国家量子任务的目标保持一致,并通过与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和IBM合作,吸引顶尖人才和全球投资。(来源:The Hindu媒体网站)
⑥美国国防部与 Q-CTRL 和洛马签订合同,联合研发基于量子技术的导航系统
3月12日消息,澳大利亚量子计算公司 Q-CTRL 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获得了美国国防部创新单位(DIU)的合同,用于开发量子增强型惯性导航系统(QuINS)。这项技术能在没有 GPS 信号的环境中提供精确的位置测量。Q-CTRL及其合作伙伴 AOSense将提供技术和工具,开发量子传感器等设备。合同的初始阶段将专注于验证 QuINS 技术的性能。团队将与 DIU 密切合作,展示量子传感技术的潜力,并探索其应用。(来源:Q-CTRL网站)
近日,在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与土耳其电信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研究下一代网络技术。合作内容包括:在IP网络中引入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以建立量子安全加密服务等。此外,双方还将建立基于QKD的量子安全服务,并进行实地测试。(来源:华为官网)
②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召开《量子计算系统性能测试方法》等3项国家标准计划启动会3月12日,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组织召开《量子计算系统性能测试方法》《量子计算服务平台第2部分:性能评估》《超导量子计算专用极低温极低噪声系统》等3项国家标准计划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组会议。本次会议由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主办,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汇聚来自中国科大、合肥国家实验室、科大国盾、中电信量子等40余家科研院所与企业的60余位专家学者。(来源: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官微)
3月10日,美国量子计算公司IonQ宣布,根据 ATM 股票发行计划,其已成功出售总计160多万股普通股,总金额约为3.726亿美元,净收益约为3.6亿美元。(来源:IonQ网站)
3月12日,以色列量子计算公司 QuamCore 宣布完成 9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风险投资公司 Viola Ventures 和 Earth & Beyond Ventures 领投。资金将用于推进 QuamCore 构建全球首台可扩展的100万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此前,QuamCore 推出了一种创新的超导量子处理器架构,能够在单个低温恒温器中集成 100 万个量子比特。(来源:The Quantum Insider网站)
3月13日,IBM 与西班牙巴斯克政府宣布,计划在Ikerbasque 基金会的 IBM-Euskadi 量子计算中心安装欧洲首台 IBM Quantum System Two 量子计算机,预计将于 2025 年底完成。该量子计算机将配备 IBM Quantum Heron 处理器,拥有 156 个量子比特。此次合作是巴斯克地区战略发展计划 BasQ 的一部分,旨在通过量子计算推动巴斯克地区的数字化转型,加强科学、技术和创新生态系统,并为实现巴斯克政府的 IKUR 2030 量子技术愿景提供支持。(来源:IBM网站)
3月12日消息,荷兰首台量子计算机将安装在阿姆斯特丹科学园的数据中心。这是一台基于半导体自旋量子比特的16比特量子计算机。其安装源于去年12月欧洲高性能计算联合中心签署的量子计算机托管和运营协议。该量子计算机将被放置在荷兰国家超级计算机 Snellius 旁,由美国数据中心运营商 Digital Realty 和荷兰教育科研机构 SURF 协助安装。此次合作旨在为研究人员、公司和学生提供量子和超级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混合计算能力支持。(来源:Techzine媒体网站)
⑤Infleqtion获美国能源部620万美元资助,研究基于量子算法的能源电网优化解决方案
3月13日,美国中性原子量子计算公司 Infleqtion 宣布,获美国能源部高级研究计划署620万美元的资助,用于开发量子增强的能源电网优化解决方案。这笔资金将支持 Infleqtion 的ENCODE项目,旨在通过量子计算提高能源电网效率。当前, Infleqtion 正与美国能源部的阿贡国家实验室、电力研究所以及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合作,将量子算法集成到能源部门的优化工作流程中。(来源:Infleqtion网站)
3月10日,亚利桑那大学宣布获得联邦政府总计200万美元的两笔资助。其中,从美国陆军研究办公室获得140万美元,用于研究量子纠错在磁场传感中的应用;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获得60万美元,用于研究量子低密度奇偶校验码。这些校验码利用量子物理学的原理来稳定量子计算机的运行。(来源:亚利桑那大学网站)
⑦代尔夫特电路与FormFactor合作,推出量子计算机高密度低温布线解决方案
近日,美国测量方案供应商 FormFactor 与荷兰量子计算硬件制造商代尔夫特电路(Delft Circuits)达成合作,将代尔夫特电路的高密度低温电缆技术 Cri/oFlex 集成到 FormFactor 的低温测试系统中。这一合作旨在满足量子计算领域对可扩展、高密度互连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提升计算能力并优化系统接口的效率。通过此次合作,其低温测试系统每个端口最多可支持160个信道、总共1920个信道。(来源:FormFactor网站)
近日,法国的中性原子量子计算公司Pasqal宣布,将与微软进行服务整合,将其量子计算机接入微软Azure Quantum云服务。这是微软云服务接入的首台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机,此次整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量子硬件、软件和解决方案选择。(来源:Pasqal网站)
3月12日,加拿大矿藏勘探公司 Atco 宣布,已与量子计算公司 Staque 签署了一份非约束性意向书,计划通过发行 1 亿普通股的方式,收购 Staque 的超级计算软件平台“Super”。该平台将人工智能驱动的优化、高性能经典计算和量子计算无缝集成在一个统一平台上。(来源:Atco网站)
3月11日,瑞士量子技术公司SEALSQ宣布与法国量子技术公司ColibriTD达成合作,共同推出量子计算云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以下服务:按需、可扩展且灵活的量子资源访问;无缝集成量子和经典算法的混合计算环境;利用量子加速优化人工智能、物流和工业挑战等。当前,该服务的初步重点是支持半导体行业,特别是在热管理、芯片设计和复杂电路仿真方面。(来源:SEALSQ网站)
厦门大学贺达海教授团队提出了计算量子比特重置最小能耗和最优协议的一般理论框架。通过将环境分类,这一研究揭示了在不同环境下量子比特重置的显著差异,并聚焦于短时极限下的性质,为高效量子计算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引。相关研究成果于3月11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发了全球首个量子网络操作系统 QNodeOS。该系统是一个完全可编程的量子网络操作系统,允许在不同硬件平台上轻松运行量子处理器。该系统消除了硬件与软件之间的障碍,使开发者能够轻松创建应用程序。下一步, QIA 计划通过在 QuTech 的量子互联网演示器上上使用 QNodeOS,向全世界提供该技术,帮助更广泛的用户群体进行实验和创新。相关研究成果于3月12日发表于《Nature》。
②东京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通过量子-经典混合计算预测氮化铝晶体中的量子比特
日本量子计算软件开发公司Quemix与化工公司旭化成、东京大学和日本国家量子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合作,使用混合量子经典计算进行了量子化学模拟,揭示了氮化铝晶体作为量子比特的可能性。据称,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在实际量子计算机上执行FTQC(容错量子计算)算法,展示了氮化铝作为量子比特材料的巨大潜力。相关研究成果于3月10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Applied》。
法国量子计算公司 Alice & Bob 通过一种称为“压缩”的技术,在猫量子比特上将比特翻转错误保护能力提高了 160 倍。该技术通过压缩猫量子比特的量子态优化了错误抑制,减少了对资源密集型纠错的需求。实验中,经过压缩的猫态量子比特平均包含4.1个光子,其比特翻转寿命达到22秒,相比未压缩的138毫秒大幅提升。这一改进降低了纠错所需的硬件开销,使容错量子计算更具可扩展性。此外,该技术还使 Z 门的不保线%,预计双量子比特门也会有类似的改进。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于预印本网站arXiv。
1、本文内容出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实现学习、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
3、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其它媒体的报道,均已注明出处,但并不代表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来源或版权问题,请权利人持有效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国盾量子成立于2009年,是中国量子信息产业化的开拓者、实践者和引领者,A股唯一的量子科技上市公司。